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大计,教师为先。教师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骨干力量, 肩负着学生的未来,也肩负着民族的未来。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推动学院教育工作全面发展,党委宣传部特此推出皖江教师风采系列展示。我们通过感性的镜头、用质朴的笔触,记录下他们的教育人生,致敬他们的教育情怀,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担当好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
眼前的他,着一身正装,上身直挺,如他的名字那般稳重大方。平日里,有学生称他“男神”,不止于容貌,更多的是对他精神高度的称赞;有学生喊他“老韩”,不止于年龄,更多的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敬佩。有学生说他寓教于乐,“常常让我们眼前一亮”;有学生说他认真踏实,“每一个案例都是精挑细选”。
他是韩雪松,我院人文与传播系系主任、系书记,新闻摄影课程的任课教师,安徽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的获得者。从教多年来,他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不平凡的爱与责任。学校领导听他的课后,鼓掌称赞道:“我们就是需要这样的课堂。”
“于细微处打动课堂”
新闻摄影,这是韩老师从教多年来担任的课程,说起来,源于一个美丽的误会。年少时的他喜爱绘画,但美术老师对他的作品总是不满意,一次批评后,这个少年决定:“既然不能用色彩来绘画,我就用光线来绘画。”在那个年少轻狂的岁月里,他深深爱上了摄影。
1997年的夏天,韩老师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后,留校任辅导员,负责三个本科班和一个专科班的行政工作。他和学生们年龄相仿,性格相近,常常打成一片,把四个班级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不少同事戏称他是“红四方面军总司令”。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参加转岗考试,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他选择了后者,因为做老师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还记得第一次走上讲台试讲时,面对讲台下的前辈,他的勇敢最终战胜了紧张,结果是喜人的,他成功入选。梦想,实现了。
时间飞逝,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来了又去。韩老师的学生们似乎有一段共同的记忆:他的课堂上较少使用PPT。多年来,这一教学特点在学校推进多媒体化教学过程中似乎显得有些“另类”。同学们认为韩老师的课很有特点:第一堂课主讲理论,大家听得极为认真,容不得半点马虎;第二堂课主讲实例,PPT常在这时起到作用,课堂氛围也显得活泼生动。
对于这样的教学方式,韩老师自己认为:多媒体只是工具,教学则不能全依赖于它。这源于他对恩师陈文忠先生的深刻记忆,那时没有多媒体,三寸粉笔,三尺讲台,陈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让学生们津津乐道。至今,他还留恋于他那丰筋多力的行书和抑扬顿挫的吟哦。“于细微处,用最简单的方式打动课堂”,这是继承,也是创新。
“等一会儿,再等一会儿”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对韩老师来说,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心与心的交流。每堂课结束后,韩老师总是最后一位走出教室的,他总觉得还会有同学对课堂内容存在疑问,需要自己的帮助。“等一会儿,再等一会儿,能为一位同学解答疑虑,这也是值得的。”有第一位同学来问,就会有第二位,如此往复,就是一种教育的良性循环。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职责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任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从教多年,桃李满天下。当韩老师谈到他的优秀学生时,他说:“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一种成就,每个人每个行业都可以不平凡。”“身后注视背影的目光,永远来自我们”,这是韩老师写给毕业生的一句话,他对学生们最大的期望是: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他感慨道:“我希望多年后重逢,彼此间还保持一份纯真。”
“留一席之地给生活”
因为好奇,所以热爱。生活里的韩老师兴趣广泛,热爱生活。“留一席之地给生活”,这是他的生活哲学。日常生活中,他关注时事,常常饶有趣味地品读同一条新闻的不同报道方式。他热爱摄影,常常选择用行者的视角开启自己的追梦之旅。“能令万里近,不觉四时行”,落日,山岚,鸿雁……一处处的风景让他的生活五彩斑斓。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好老师的形象。做好老师,是每一个老师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每一个老师的理想和追求。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论语》里阐述了理想的教育状态,“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重读旧篇,我们惊喜地发现,这样的教育理念大抵与韩老师的教学相类,我们的韩老师不就是这样爱教育、爱学生、爱生活,洒脱高雅,张弛自如的老师吗?
(供稿 人文与传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