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首页 |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皖江学院2006年招生简章

2006-05-26    预审:周新胜   点击: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一、学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是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由安徽师范大学按新机制、新模式主办的独立学院(二级学院),办学层次为全日制普通本科。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招生属普通高校计划内招生,学院严格执行安徽省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各项费用。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省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也是全国建立较早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在近80年的办学历程中,刘文典、周建人、郁达夫、苏雪林、陈望道、朱湘、朱光潜、王志稼、雷垣、丁绪贤、黄叔寅、宛敏灏、张涤华、万绳楠、张海鹏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先后在校执教,形成了严谨治学的优良学风和丰厚的学术底蕴。目前,学校设有16个学院,有7个博士点、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硕士点、55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287人,其中正、副教授550多人。现有各类在籍学生35046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生24946人、研究生2568人、留学生159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籍生7373人。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高等专门人才10万余名。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3300多亩,建筑面积约72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47万册,其中线装古籍19万册,古籍善本600多种,还拥有国内外主要网络资源及数据库,馆藏资源基本实现了数字化,为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讯支撑。学校还编辑出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学语文》、《安徽师大报》、《中学生化学报》等多种公开发行的报刊。学校现有1个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8个校级重点学科。国家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和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基地也设在校内。

学校一贯重视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建立和发展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并先后与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机构联合举办了学历和非学历教育项目。

皖江学院位于安徽师范大学北校区(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09号),毗邻芜湖市风景秀丽的龙头山、凤鸣湖风景区。校园整洁规范,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幽雅静谧,景色宜人,文化气息浓郁,教学设施齐全,全部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是莘莘学子修身养性、读书、治学的绝妙佳处。

学院秉承安徽师范大学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充分利用师大近80年积累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探索现代大学教育的新途径,努力构筑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的新平台。学院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势设置新的优势学科和专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为拓宽我院学生成才之路,经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CEAIE)、中国国际教育交流中心(CCIEE)和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AASCU)的推荐,我院与美国特洛伊大学、鲍尔州立大学、内布拉斯加大学卡尼尔分校和东华盛顿大学等4所美国公立大学建立了“1+2+1中美人才培养”项目,即从我院选拔一、二年级学生到美方上述学校攻读第二、三年课程,然后返回我院学习第四年课程。考试合格,学生在4—5年内可同时获得中美两国大学授予的学士学位。目前,该项目招生专业有: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新闻学、艺术、运动管理学、政治学、教育学、英语、音乐、戏剧学、生物学、化学、数学、环境生物学等。我院首批学生已经获得美方大学录取通知书,不日即将赴美留学。

学院目前设有新闻学、广告学、应用英语、商贸日语、经济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开发与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教育技术学、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等12个专业。学生毕业后颁发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毕业证书,符合条件者,由安徽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学士学位。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确保质量。注重院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院以“诚信、勤奋、团结、博爱”为价值观,着力“打造诚信皖江,构建和谐校园”。以创新理念开发学生的潜能,用大学精神培养学生独立人格,使学生具有“思想独立、知行合一”的优良品质。学院本着“质量兴院、特色强院”的原则,实行“厚基础、重实用、强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学有所长、学以致用”,使学生成为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皖江学院必将成为八百里皖江高等院校中的一颗耀眼的新星!

 

二、专     

新闻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基本的新闻理论知识与较强的媒体实务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够从事新闻、宣传、策划、制作和管理、文化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实用型人才。主要开设:大众传播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现代文学作品鉴赏、美学原理、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新闻学理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报刊编辑、新闻评论、网络传播、新闻伦理与法规、公共关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新闻摄影、新闻名篇选读、优秀影视作品分析、专业英语、体育新闻、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摄像、电视编辑、电视节目制作(非线性编辑)、新闻策划、微机编报、市场调查等课程。修业年限: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毕业生可到新闻媒体单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工作。

广告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系统的广告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影视、广告部门、文化产业等部门从事广告创意、平面设计与制作、立体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开设:社会学概论、法律基础、基础写作、传播学概论、广告管理、广告媒体研究、美学原理、专业英语、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广告创意与文案、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原理、市场调查、广告心理学、广告类型研究、媒体与社会、展示设计、影视广告制作、现代企业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世界经典广告赏析、多媒体技术运用及三维动画设计等课程。修业年限: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毕业生可到广告公司、新闻机构、信息咨询行业及其它企事业单位广告部门从事广告策划、设计和制作、广告项目经营管理、市场调查分析、营销策划、展销推广、公共关系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

英语(应用英语)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的英语语言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较系统的商务、旅游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主要开设:综合英语、英语语音学、英语阅读、交际英语口语、英语语法、英语听力、英语视听说、外贸函电、剑桥商务英语、英汉互译、商务英语写作、传播和网络英语、旅游英语等课程。修业年限: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毕业生可到外事单位、外资企业、涉外旅游、文化教育等单位工作。

日语(商贸日语)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系统的日语语言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熟练的日语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并具备国际经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主要开设:日语精读、日语泛读、日语会话、日语语法、日语听力、日本概况、中日文化比较、高级视听说、经贸外刊选读、商务日语、商用日汉翻译、口译技巧、商用日语写作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毕业生可到外事外贸单位,外资企业,文化教育等单位工作。

经济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知识面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适应能力强,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以及各类工商企业、国家机关从事经济管理和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主要开设: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证券经济学等课程。修业年限: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毕业生可到金融机构、各类工商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

市场营销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营销管理需要的,掌握现代营销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从事企业现场营销策划的专门人才。主要开设: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企业营销策划、广告学、商务谈判与商务礼仪、电子商务、经济学原理、企业税收实务、经济法、外贸实务、国际金融、会计学原理等课程。修业年限: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毕业生可到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市场营销业务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专业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电子技术、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开发、生产和管理的本科层次人才。主要开设: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技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视原理、汽车电子技术、计算机系列课程以及电子电路实训、EDA实训、电路综合设计、专业技能训练等课程。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毕业生可到电信部门、移动通信部门、广播与电视系统、网络工程公司、电子类企业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仪器、仪表的维修、使用工作,也可以到计算机控制、财务、税收、银行等单位从事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系统的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具有扎实的媒体制作技术和信息技术实践能力,能在新技术教育领域承担起教学资源和教学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维护、管理和评价工作,并能在广播电视等传媒单位进行编辑制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主要开设:教育技术导论、大众传播学、电视系统、多媒体技术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电视摄像与构图、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教学系统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技术、网络技术、非线性编辑、计算机辅助教学、VB程序设计等课程。修业年限: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或教育学学士学位。毕业生可到各级各类学校、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文化宣传部门、各级电教机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信息中心等单位从事相关技术工作。

音乐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的从事音乐表演和艺术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够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音乐艺术人才。主要开设: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形体与舞蹈(基础)、钢琴演奏(基础)、声乐演唱(基础)、基础和声与即兴伴奏、合唱与指挥、歌曲写作、音乐分析、中国音乐史及中国音乐赏析、西方音乐史及西方音乐赏析、音乐教育学、计算机音乐、专业外语、艺术实践等课程。修业年限: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毕业生可到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工会团委部门、文化宣传部门、电台电视台、青少年文化宫、音乐出版社、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音像制作及文艺团体等单位工作。

美术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美术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美术鉴赏和创作能力,了解国内外美术教育发展动态,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接受教师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训练,能够从事文化、教育、研究、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实用型专门人才。主要开设:美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中外美术名作赏析、透视与解剖、美术教学论、美术教学实践(含专业外出写生、教育实习、毕业绘画创作)、素描、水粉、油画、中国画、书法篆刻、摄影基础、工艺基础、电脑辅助设计等课程。修业年限: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毕业生可到中等以上学校、文化部门、美术团体和研究单位、大中小型企业等单位工作。

艺术设计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现代设计理念,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专业设计知识及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艺术设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实用型专门人才。主要开设:设计概论、艺术设计史、素描、水粉(校外写生)、三大构成(平面、立体、色彩)、字体标志设计、电脑设计、版式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广告设计、室内设计、展示设计、书籍装帧设计、CIS设计、摄影基础、设计实践(市场调查、专业考察、毕业艺术实践、毕业艺术设计)等课程。修业年限: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毕业生可到设计院所、新闻出版、公司、企业、中等以上学校等单位工作。

三、录取原则和方法

1、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坚持以文化考试作为主要入学考核标准的原则;坚持公平竞争、公平选拔的原则;坚持尊重考生志愿的原则。

2、严格按教育部、省招委关于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

3、实行“学院负责”的录取体制。即: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及身体健康状况合格,由学院确定各专业投档比例,提出预录取方案,对不录取考生详细说明退档理由。

4、根据教育部和安徽省招生办的统一部署,我院实行计算机网上远程录取方式。

5、学院按招生领导组确定的比例(11.2以内)从生源所在地的省招生办提取电子档案。

6、学院向各专业投档采用“专业清”和“分数优先”并举的方式。

①对于第一志愿档案数超过同批次录取计划数的专业,投档比例控制110%以内,录取采用“专业清”的方式。

②对于第一志愿档案数不足同批次录取计划数的专业,从第二志愿中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补足到学院确定的投档比例数(110%以内)后投放档案。其他专业志愿不满的,依次类推,由录取系统自动调剂,直到足额为止。

7、根据专业录取条件和考生志愿,原则上按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会考成绩优秀、获得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在各种竞赛中获奖、有小发明创造、单科成绩突出、有特长的考生。

8、对于在第一轮投档中高考成绩列我院投档考生成绩前90%且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原则上应予录取。

9、英语专业:考生须有口试成绩且为中等以上;英语单科线由学院招生工作领导组根据当年生源总体情况在录取前确定。

10、已通过专业测试的艺术类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艺术类本科最低控制线的情况下,按照专业成绩排名依次录取。

11、按照教育部、卫生部颁布的体检标准,对考生体检表进行审核。对于体检不合格考生,不予录取;对于专业限报的考生,不能录取到限报专业。

 

 

四、2006年本科分专业招生计划及学费标准

 

五、联     

 

    名: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09号         

    编:241008     

    话:0553—5771550                  

    真:0553—5771550               

   http://210.45.192.19 (请点击“皖江学院”)              

E-mail:g_zhang550@sina.com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苏州路66号 邮编:241008 版权所有: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电话:0553-5773790

Copyright @ 2014 Wanjiang College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博达软件  网站后台